今天是

您当前位置: 安康市档案局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 > 正文内容

安康市中小学管理常规(试行)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8-09 11:08  
 

    

  为加强学校内部常规化管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着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其它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常规:
    一、学校行政管理常规
    1、学校要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指示、规定。按时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自觉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检查、监督和指导。定期如实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坚持重大事件请示、报告制度。
    2、学校有充分体现正确的办学方向、教育思想和学校特色的校训及校风、学风、教风的要求,发挥其对师生群体的教育导向作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具有科学决策、实施、监控机制,运作顺畅。
    3、按有关规定,合理设置学校中层机构,遴选德才兼备的中层干部,制定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深化内部改革,对教职工逐步实行聘任制和合同管理。完善和优化分配制度。
    4、坚持民主管理,切实健全教代会制度,落实教代会的各项职权,关系到学校发展和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要经过教代会审议。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学校工作中的政治核心作用以及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等群团组织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注重发挥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教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健全的民主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狠抓目标管理、人本管理、校本管理,逐渐把项目管理引入学校常规管理领域,通过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织的努力,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对专项工作及其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促进教育教学管理的最优化,坚持校务公开,不断探讨校务公开的途径和方法。
    5、制定并实施学校近、中、远期办学规划。每学期(年)学校各项工作有计划、有总结,平时工作有布置、有督查、有评比、有纪录。建立和坚持使用《校务日志》、《教师工作检查考核记录》《教研活动记录》以及各种会议记录等簿记表册,做到各种活动、各项工作有记载,并详实准确。
    6、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校级领导班子均具备国家规定相应学历,具有相应的职称、年龄、专业、能力,结构合理,作风正派,廉洁自律,求真务实,深入实际,解决问题,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坚持参加岗位培训和提高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坚持每周一次政治业务学习的例会制度和寒暑假集中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制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与能力。
    7、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教育,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业务学习和教研活动,加强以在职为主、自学为主、所教学科为主的教师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按有关规定建立教师业务档案和考核制度,组织教职工参加文体活动,关心教职工生活和身心健康。
    8、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常规工作校长全面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建立领导干部值班制度,学校领导要坚守工作岗位,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廉洁高效。按规定承担教学教研任务,主持或参与教改实验,定点联系年级组、教研组等。
    9、建立教师学期和年度考核制度,建立健全教学效果评价和教学过程监控机制,定期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实绩进行量化考核,以此作为评定职称、受聘上岗、晋职晋薪和实施奖惩的依据。建立和完善各种表彰和奖惩制度。
    10、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坚持依法治校、依法兴校,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学校、师生的合法权益。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环保教育。
    11、抓好档案资料管理,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学校有档案柜和档案室,学校的文书、学籍、人事、统计、报表、图书、教学资料等档案齐全规范,分类存放,充分发挥档案资料的使用效益,逐步实行计算机管理。
    二、德育工作常规
    12、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各学校要建立德育工作领导机构,要建立有党组织、共青团、少先队、班主任、思想政治课教师等组成的德育工作队伍,按德育职责明确要求,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13、坚持升降国旗制度,国旗要合乎规格,每周一学校要进行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教育活动,每学年要用一周时间开展德育实践。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生守则以及日常行为规范,以形成良好的校风。
    14、充分发挥班、团、队、学生会等组织的作用。按照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每学期至少组织学生参加一次班、团、队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健康丰富的课余生活,抵制不健康读物、影视、歌曲和活动的影响,防止黄赌毒、封建迷信、营业性歌舞厅、台球室、电子游戏室、网吧等对学生的危害。
    15、加强德育管理,改进德育工作方式方法。学校德育工作要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坚持正面引导、传统激励、自我启迪、实践锻炼、榜样示范、美育熏陶、学科渗透的方法,遵循教育为主、潜移默化的原则,实行全员、全程育人,全体教职工都要树立全员育人的意识,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以良好的师德作风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学校要按教学计划,开齐开足德育课程,各学科教学渗透德育,要联系社会和学生思想行为实际,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特点,调整和充实德育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并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每学期至少安排学生参加一次集体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16、坚持思想品德评定制度。学校每学年评选一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少先队员)”以及先进班集体,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
    17、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人环境,把学校建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善、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基地。要建立时事政策和实施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的宣传栏,乡镇以上学校办好校园广播(电视)站(台)。
    18、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德育工作机制。加强校际之间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创造条件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科技活动基地、劳动实践基地,聘请校外辅导员对学生开展教育活动,定期进行家访或召开家长座谈会、社区家长委员会会议,举办家长或家庭教育讲座。
    三、教学工作常规
    19、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要按照国家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编制课程表、课外活动表,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学校不准随意增加课程门类难度和课时,学校应充分挖掘校本课程资源,结合学校及学生实际创造性开展教学活动,使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管理协调发展。
    20、合理安排学生作息时间。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时间和活动量(包括教学、自习、课外活动时间),严禁利用课余、晚上和节假日安排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小学一二年级不留课外作业,其他年级每日课外作业量不超过1小时;初中一、二年级不超过1.5小时。不得擅自提前复习迎考时间和延长学生上课时间,小学生每日在校学习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初中生不超过7小时,高中生不超过8小时,不得举办各类补习班、培优班、重点班和实验班。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义务教育学段一律不得组织和举办各类学科竞赛。
    21、加强学籍管理,健全学籍档案。严格执行省教育厅《中小学学籍管理暂行规定》,对转学、休学、借读、留级、复学等严格手续程序,按时报批。严肃招生、毕业证书颁发、学生档案管理等各项纪律制度。学籍档案齐全、真实。
    22、学校要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加强教学评价的研究和探讨,组织好学生每学期的综合评价,逐步建立起社会、家长、学校、学生完整的评价体系。
    23、严防学生辍学。学校要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以人为本,关心每一位学生成长,防止学生流失。发现学生辍学,应积极动员其复学,动员无效时应立即报告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依法控制学生流失。
    24、严格教学常规。各学校每学期都要有教学计划,每周有具体安排。教学工作的每个环节都要有明确的要求,有保证执行教学常规的措施。要建立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5、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必须保证音乐、体育、美术课时。每天坚持做好“两操”(早操、课间操或眼保健操),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含体育课)。按规定实施国防教育,高中应按照《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通知要求,组织好新生军训工作。
    26、学校各项竞赛活动贯彻小型多样、单项分散、基层为主、勤俭节约的原则。每学年举办一至两次以上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体育运动会,一次文艺汇演,一次学生征文比赛和一次手工制作比赛。定期举行演讲、书法、绘画、摄影、计算机、普通话和各种小制作等比赛,活跃校园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兴趣和特长。
    四、教研教改工作常规
    27、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建立教研室、学科教研组、年级教研组等教研教改机构,并明确其工作目标任务。要加大管理力度,引进竞争机制,激活教研群体的主体意识,形成良好的教研教改氛围。
    28、学校要制定学期教研教改工作计划,经常组织开展小型多样、切实有效的常规教研教改活动。每学期举行三次以上全校性的教研活动,各教研组(室)要有实施计划和措施,每两周举行一项教研活动,并做好教研教改活动记录。大力提倡集体备课、电脑备课。
    29、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学校要加大校本研究力度、完善校本教研机制,要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使教师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三个校本教研的核心落到实处。学校要紧紧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学校实际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要有校级以上科研项目或课题,并有课题研究方案、管理制度,要积极承担上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要定期举行课题知识讲座,进行阶段性总结。建立教学成果激励机制,学校每年要开展一次教研教改成果评奖活动。
    30、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组织教学,努力实现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31、重视常规实验教学。因地制宜地加强学校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图书馆(室)及体育、艺术劳动技术等教育设施的建设,并充分向学生开放。加强对教学仪器设备、器材、图书资料的管理,提高使用效率。按课程标准(或现行教学大纲)规定认真做好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努力提高实验开出率。
    五、教师工作常规
    32、严守工作纪律,遵守规章制度。教职工要按时上、下班,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会议和活动。要服从组织安排,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33、恪守社会公德,规范职业行为。教师必须衣着整洁,仪表端庄,团结同志,行为举止文明礼貌,语言规范健康,遵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廉洁从教。上课时不吸烟和使用通讯工具,不得随意离开教室,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非特殊情况不得坐着上课。不强制学生购买教学辅助材料,不向学生推销商品,不向学生和家长索要财物。不得参与黄赌毒、封建迷信和邪教活动。
    34、关爱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教师不得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得随便停学生的课,坚持做好家访工作,开好家长会,不得指责和训斥学生家长。
    35、认真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认真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自觉做到教学“七认真”,即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与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组织课外活动、认真考核和认真研修。每学期要认真制订工作计划,做好工作总结。
    36、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教师要立足本职,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教改实(试)验和教育科研活动,撰写论文,著书立说。教师每学年必须上公开课或说课2节以上,每学期听课10节以上(教龄10年以下的青年教师听课20节以上),评课2节以上,撰写优秀教学设计、教学教研心得或教学论文一篇以上,中高级职称教师在任职期内必须有一篇教研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并积极参加课题研究。
    37、认真贯彻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把普及普通话、用字规范化纳入教育教学要求,50岁以下教师,必须使用普通话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38、树立改革创新意识。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和学校各项改革,创造性、高质量地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和现代教育意识,认真学习政治、经济、科技、法律等知识以及现代教学技术。所有中青年教师都要有计划地学习电脑知识和操作技术,都会使用学校已有的现代教学设施。
    六、财务后勤工作常规
    39、财务管理应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和《中小学财务制度》,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和工作规范,严格遵守财经纪律,严禁“坐收坐支”,私设“小金库”、“帐外帐”。牢固树立为师生服务,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思想,开源节流,勤俭理财,严格执行财务审计制度,接受民主监督和上级财务和审计部门的监督,实行财务公开。
    40、学校各基建、维修和大宗设备添置,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定按程序报批,然后实行公开招标或政府采购。
    41、规范收费行为,学校严格按上级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范围和标准进行收费,不得擅自设立收费项目和提高收费标准,并实行收费公示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习应酌情减免费用。贯彻落实“两免一补”政策。
    42、认真做好学校后勤和服务工作。建立健全学校的校舍、食堂、水电等生活设施及办公、教学用品采购供应等物业管理制度。对基建、维修项目要按有关规定实行公开招标或代标,选择设计、施工单位,建立预算、决策、审查、审计制度和项目廉政责任制。
    七、校园环境常规
    43、校园布置朴实美观,体现教育性。学校要有明确的校训、标语。按规定悬挂中外名人画像和名言警句,张贴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办好黑板报、墙报、宣传栏并定期更换,设置阅报栏、橱窗,开辟图书室、阅览室、团队活动室和校史展览室等,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搞好校园整体布局规划,因地制宜对校园进行绿化和美化。
    44、教室布置规范有序。教室内班级公约、课程表、作息时间表、班干分工表、值日轮流表、名人警句等张贴上墙,建有班级《好人好事登记簿》、《学生缺席簿》、《班团队活动记录簿》,每月至少更新一次学习园地。
    45、建立公共卫生分区负责制度。学校有专人负责卫生工作,设立工作监督岗,配备必要的清洁卫生工具,将校园按班级划分卫生责任区,进行每天一次小扫除和每周一至二次大扫除,做到校园无杂草,墙壁无污染、蜘蛛网、灰尘;地面平整,无果此纸屑、烟蒂、痰迹、垃圾入箱入池,定期清除;厕所每天打扫、定时冲洗,定期消毒灭蝇。校舍门窗完好,桌凳排列整齐,窗明几净。图书室、实验室安静整洁,图书资料,报刊杂志、实验用品摆放规范,方便使用,宿舍空气流通,清洁卫生,物品安放有序。
    46、建立校园环境检查评比制度。学校要成立校园环境检查评比领导小组,定期对宣传栏、教室、卫生区、寝室、食堂、自行车存放等进行检查评比与通报,并作为评选文明班级、文明寝室、先进个人等依据。
    47、整洁校园周边环境。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学校周围200米半径内设置台球室、网吧、电子游戏机营业点。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在校园内放牧、种植、打场、堆物、取土、采石以及建造或恢复祠堂、庙宇、坟茔等。规范校园内车辆摆放,禁止在校园内喂养牲畜、散放家禽、乱搭乱建,严禁在教学区内摆摊设点。
    八、安全卫生工作常规
    48、认真贯彻落实《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建立安全工作制度,制定安全工作考核办法,逐级落实安全责任,建立大型活动和外出活动的报批制度,未经市县(区)教育主管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组织学生停课参加商业性的庆典、演出等活动。
    49、加强学校安全卫生教育。学校要认真上好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等课程,组织收看安全教育、法制教育专题片,增强学校、师生的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50、坚持开展安全检查和事故防范工作。每学期开学、期中、期末分别对学校校舍、教学设施等进行一次彻底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不能排除的要停止使用。严格教学设施、化学药品、饮水饮食、取暖、用电、体育、劳动和其他集体活动等方面的管理,保证师生安全。
    51、建立安全保卫制度。财务、档案、食堂、宿舍、各类药品器材室、传达室等部门和场所要指定人员负责,建立岗位责任制,严格管理,节假日要安排人员值班、护校。非学校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学校,非学校及学校人员的车辆未允许不得进入或穿行学校。
    52、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教学建筑、环境噪声等环境质量以及黑板、课桌椅的设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按规定配备卫生教师(医生),积极做好近视眼等常见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正工作,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管理工作。创造条件每年对学生进行一次身体检查,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卡片,纳入学生档案。重视师生饮食卫生管理,与有关部门加强摊点监管,保证食品安全与卫生。
    53、学校应建立公共卫生制度。校园内的道路、公共场所坚持每天清扫,建立卫生监督制度,教育师生不要乱吐、乱丢,人人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学生宿舍空气要流通,被褥要干净,物品摆放整齐,墙壁地面要干净、卫生,学校食堂工作人员要讲文明、讲卫生,每年要体检,患传染病的不得在食堂工作,食堂要有防鼠防蚊虫措施,杜绝变质食品进入食堂,禁止变质食品售给师生,保证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供师生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