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位置: 安康市档案局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 > 正文内容

关于印发安康市“十一五”水泥工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8-16 10:24  
 

 

各县区发展计划局、市直有关部门:
    为了进一步优化我市水泥工业结构,促进水泥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我委根据《市政府办批转市发改委等部门关于“十一五”水泥工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安政办发〔2007〕25号)精神,提出了我市水泥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执行。
    附件:安康市水泥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二○○七年四月六日

 

安康市水泥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安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为了进一步优化我市水泥工业结构,促进水泥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改委等部门关于水泥工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陕政办发〔2007〕1号)精神,结合我市“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和重点行业节能降耗工作要求,特提出我市水泥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安康市水泥工业发展现状
  我市地处秦巴山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探明有工业开采价值的金属、非金属矿产32种,产地74处,其中水泥石灰岩储量居全省前列,约为1.5亿吨,各县区均有分布。水泥工业是我市重点发展的传统产业之一,自改革开放特别是“九五”以来,我市利用丰富的水泥灰岩资源,大力发展水泥工业,经过不断地技术改造,使其得到了较快发展,以水泥工业为重点的矿产建材业成为我市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市有水泥生产企业11家,其中生产规模在10万吨以上的企业5家,规模在20万吨以上的有2家,即平利康华建材有限公司和白河白龙水泥有限公司,规模在10万吨以下的企业有6家,其中平利水泥厂、镇坪县水泥厂生产能力仅为4.4万吨。全市水泥企业总生产能力154万吨,2006年实际生产水泥82万吨,实现产值3.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4%。水泥工业的快速发展既有效支撑了全市重大项目建设,也有力促进了全市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我市水泥工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一)发展机遇
  一是境内高速公路、铁路复线、汉江梯级开发、通县二级公路、农村通村公路、中心城市江北综合开发和江南老城区改造以及安康大型火电厂等一大批中省、市基础设施与产业开发项目的加快建设,为我市水泥工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二是安康成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区的确立,为我市水泥工业上大关小、扶优汰劣及重点发展提供了条件和要求。
  三是国家产业政策与省上水泥工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意见的贯彻实施,迫使我市必须改造、提升水泥工业层次,优化水泥工业结构和布局,这为我市强力发展水泥工业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二)严峻挑战
  尽管我市水泥工业发展具有良好机遇,但仍面临严峻挑战:一是总量不足。我市水泥市场需求量350万吨,但已形成的生产能力仅154万吨,而实际生产能力82万吨,全市人均水泥不足280公斤,远低于全国人均水泥占有量810公斤和全省人均530公斤的水平。二是企业规模偏小。全市11户水泥企业,年生产能力在20万吨以上的仅2家,企业平均规模为14万吨,最小的企业生产能力仅4.4万吨。三是水泥品种单一。全市水泥产品只有32.5R和42.5R两个品种,且大多数为32.5R水泥。由于没有高标号水泥和特种水泥,我市用于电站和铁路、公路建设等重点工程的水泥主要靠从外地购进,本地水泥用量很小。四是生产工艺、设备技术比较落后。我市11户水泥企业中除石泉银屏水泥有限公司是一条普通中空旋窑生产线外,其他10户均为立窑生产线,还没有一条国家推广的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由于工艺落后,一些水泥企业特别是小水泥生产企业能耗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与国家产业政策及省上结构调整要求相比,尚有很大差距。
  三、我市水泥工业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
  (一)发展思路
  根据我市水泥工业结构现状,全市“十一五”期间水泥工业发展的思路是:依据国家产业政策,抢抓发展机遇,合理布局水泥发展项目,适度扩大水泥生产规模,逐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不断优化企业技术结构和组织结构,重点发展高标号和特种水泥,着力增强产品竞争能力,努力提高企业总体效益。
  (二)发展目标
  到2010年,全市水泥生产总量达到500万吨,销售收入达到18亿元以上。加快水泥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减少水泥企业个数,水泥企业平均规模要达到60万吨。加大水泥产品结构调整,除32.5R和42.5R两个品种外,重点发展道路水泥、大坝水泥、低热微膨胀等特种水泥,提高特种水泥市内供给能力,提高全市水泥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到2010年,全市旋窑水泥与立窑水泥的产量比例力争达到8:2,其中新型干法水泥力争达到300万吨以上,优质高标号水泥比重达到70%以上,散装水泥达到50%。吨水泥综合电耗小于95千瓦时,熟料热耗小于740千瓦/千克。加快水泥节能降耗,新型水泥吨熟料热耗由130公斤下降到110公斤标准煤,水泥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下降25%,石灰石资源利用率提高到80%。
  (三)发展重点
  为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促进水泥工业健康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市重点在旬阳建设一条4000t/d水泥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平利康华建材公司要对原水泥厂进行迁址,以淘汰现有年产38万吨立窑生产能力,新建一条2500t/d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以汉滨区健平水泥有限公司迁建为契机,淘汰现有年产8.8万吨立窑水泥熟料生产线,改造一条2500t/d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对其他立窑水泥生产企业逐步淘汰关闭,采用熟料基地﹢
粉磨站的模式,拟在旬阳、石泉、平利、汉滨四县区分别建设年产60万吨以上规模 的水泥粉磨站;鼓励水泥企业发展散装水泥,鼓励水泥企业及粉磨站发展商品混凝土。
  四、促进我市水泥工业发展的措施
  1、严格执行国家水泥产业发展政策,对新上水泥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上规划要求,必须达到环保、低耗、安全生产目标,坚决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着力提高水泥产品质量,搞好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以后新建水泥生产项目必须达到日产2000吨以上,同时采用新型干法生产并配套余热发电工艺。
  2、进一步加强水泥行业管理,促进水泥工业健康发展。市水泥行业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行业法规的贯彻实施,积极推广先进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指导和帮助企业改进技术,加强管理,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积极与省内大型水泥生产企业合作,通过控股、参股、收购、兼并、联合等方式,吸引省内大型水泥生产企业参与我市水泥工业发展,促进我市水泥产业的结构调整。
  4、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化运作为基础,优势企业采用先进的新型干法生产工艺改造传统工艺,努力提高水泥生产集中度和行业竞争能力,逐步形成以优势企业为龙头的外向型水泥集团。
  5、加强水泥生产企业人才培养,打造一支高素质、有经验、懂经营、会管理的企业家队伍,培养一批掌控水泥发展前沿技术的科技人员,为全市水泥工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