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位置: 安康市档案局 > 档案文化 > 学会活动 > 正文内容

1700余册古籍背后的故事

作者:   发布时间:2007-10-17 09:46  
 

 

陕西省白河县国家档案馆最具特色最有价值的馆藏是1700余册古籍,而白河明清、民国档案大多毁于白河解放时的战火,又使这些古籍更显弥足珍贵。这1700余册古籍出版(或成书)于1912年前,绝大部分为清刻本,涉及经、史、子、集、丛五部类,约500多部6000多卷。在这些古籍身上凝结着新中国白河几代档案人默默奉献的辛勤汗水,见证了他们40余年甘守清贫寂寞、忠诚档案事业、艰苦拼搏的曲折历程;在这些古籍征集、整理、保护和利用的背后,更有着诸多感人至深而又鲜为人知的故事。

1956年中共白河县委成立档案室,刚过20出头风华正茂的谢先登调任专职档案员。怀着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的他,走上了这个默默无闻、繁琐清贫的岗位,由此热爱执著档案事业36年。1959年县委档案馆设立,他任副馆长;1985年县档案局设立,他任副局长(时未配局长),19875月任局长,直到1991年调县委保密局。可以这么说,谢先登既是新中国成立后白河县档案事业起步发展的历史见证者,也是主要的推动者;既是一个领导组织者,更是一位业务精熟扑在一线的实践者。

正是在征集接收档案进馆时,谢先登以其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独到的眼光,把古籍档案作为一个重点,并贯穿他在档案馆工作的始终,才使1700余册古籍得以进馆。在接收过程中采取走访索迹、购买、捐赠、集中接收等多种方式并用,机关、乡村、私人、县外等多渠道并行。其中最大的一批古籍则是文革红卫兵组织开展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运动抄家后散落于各社(队),经谢先登等在焚毁前抢救征集而来。而在保护这些古籍等档案时,谢先登则把一个档案人忠诚于事业的责任心显示的淋漓尽至。

1967年党的九大使文革左倾风景急剧升温,是年夏白河派性林立,造反夺权”“批斗的左倾浪潮肆虐。一派性组织为彻底打倒县委领导,密谋抢县档案馆搜集证据。当他们来到县档案馆叫嚷着让谢先登开门时,遭到了其严辞拒绝。在谢先登要县委领导批示再开馆库门的坚持下,造反派们此次抢县档案馆的图谋破产。

谢先登的一生并未干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他只是在档案工作这个平凡的岗位,用行动诠释了一个档案工作者应该怎么样工作,1991全国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的殊荣正是对他业绩最恰当的褒奖。

1700余册古籍在谢先登手上得以征集入馆,又在艾文仲手上得到初步保护和利用。

艾文仲是一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专业的编纂型的档案人。在未结缘档案前,他即显露出对档案的热爱和敏锐性、专业性,利用在乡村执教之余收集、记录有价值的古籍档案和白河地方文史资料。1984年县委、县政府筹划编纂新县志,他欣然从文化教育局副局长(未配局长)这个一线热门领导岗位,赴县方志办主任这个冷线编制仅3人的小部门领导岗位就任,并全身心投入到编纂新县志的工作中。在撰修过程中,他不仅将自己积累了30多年的县域文史资料98000多字、10余幅珍贵历史照片无偿提供使用,并担任了主撰稿任务,而且查阅了县档案馆的所有相关档案,足迹遍及县域大部分乡村和省内外相关市县。

20世纪80年代末一个夏天的一次走访中,艾文仲带着一个工作人员索迹来到了东坝一个穷乡偏僻的村庄。经过一番耐心细致说明来历、目的的劝说,主人的母亲才爬上竹片编成的阁楼上,从一个背篓的草木灰中扒出一个油布包,层层打开后一看是本《东坝风土人情录》的书,经当场鉴定是主人先祖黄弼臣所著的清抄本白河地方志书。当提出购卖遭主人拒绝后,艾文仲即协商以看一天20元的价格在此家蹲守了3天。忍受着夏的炽热,蚊虫的叮咬,他看摘、同伴抄,终使该书中的许多重要记述录入了新县志。

在馆库查阅档案的过程中,当艾文仲看到码放在馆库一角的古籍缺乏有效整理保护时,即把该项工作承担下来。他带领一个工作人员和两个高中生(利用他们的暑期),在库房挥汗奋战了30多天。终使这1700余册古籍得到鉴定、归类、装封面和著目录的初步整理,又得以完整保护近20年无遗失。

19936月,艾文仲任县档案局长(时方志办并入档案局)正式与档案结缘。19967月,新修《白河县志》穷十年之力五易其稿后终于印刷出版,而为弥补不足资金,艾文仲和他的一个同事的房产证却留在了银行作贷款抵押。白河自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建县以来,500余年间仅清嘉庆版、清光绪版和1996年版3本县志。艾文仲的名字同严一青(白河县令,嘉庆县志主纂修)、顾   騄(白河县令,光绪县志主纂修)一起永远载入了白河历史,这正是对如艾文仲这样的编纂型档案人的最高褒奖。

当饱经沧桑的1700余册古籍进入21世纪时,它们迎来了保护利用的新机遇。20028月,兰云华一这个由普通统计干部成长为领导干部的实干型、编纂型的档案史志人才,走上了县档案史志局(馆)长这个岗位。从抓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和档案基础业务入手,以独立建馆和开发利用档案编纂成果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建设为两大抓手。兰云华带领着白河档案史志局(馆)的一帮人,继承发扬着自谢先登、艾文仲这些老档案人传承的精神,远离热火朝天的经济建设主战场,在清贫中忠诚于档案史志事业,在拼搏中求索历史的足迹,在求实中维护历史的真实,在无私奉献中创新服务和谐的途径。

在白河县档案史志局(馆)领导班子的多方奔走争取下,在国家加强档案保护和对西部省区各县独立建馆的财力倾斜下,在白河县委、县政府及主要领导对档案事业的关注和重视下,20048月,省局馆的7万元建馆资金和县上固定资产的及时拔付到位,使县档案馆140平方米的2号库区建成并交付使用,白河县档案馆馆库面积达到275平方米;20069月,安排给白河的3万元珍贵档案抢救费的及时到位,使以1700余册古籍为主的珍贵档案抢救保护工作顺利展开,在不足20天的时间里,县档案局馆已完成鉴定整理著录古籍100多部、1400多卷的一期工作任务;同时近年来陆续编研出的《奋进的白河》、《白河解放》、《白河县中药业》等书籍专题资料已达200多万字,很好的服务于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1700余册古籍正见证着、也必将看到白河档案史志事业辉煌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