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位置: 安康市档案局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 > 正文内容

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的通知

作者:   发布时间:2007-12-28 09:39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
       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试点方案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推进我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结合我市农业信息化工作实际,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我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形势
       实施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现代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装备,及时收集、发布农村信息,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之间存在的“数字鸿沟”问题,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社会管理信息化,促进安康农业和农村经济突破发展的必要途径。近年来,我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省市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的业务指导和大力配合下,我市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健全了组织机构。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原则,建立了政府负总责,农业部门牵头组织、信息、财政等部门协调配合,各运营商积极参与的农村信息建设工作机制。各运营商及时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全市农村信息工作形成了一个既高度统一,又相互协作的运行机制,为加快我市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截至目前,我市已建立市县两级农业信息中心(站)11个,乡镇信息服务站35个,以种养大户为主体的村级农业信息服务站点125个,全市培养发展农业信息员245名。二是加强了制度建设。为使我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及时编制了《安康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出台了《安康市电子农务推广应用工作考核办法》、《农业信息员工作职责》、《农业信息专家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三是加强了政企合作。为了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步伐,把政府部门的人才优势和电信运营商的网络优势有机的结合起来,搭建了一系列农村信息服务平台。电信公司开通了“信息田园”、“965110”、“农家乐”等信息服务平台,给156个村配发156台信息机,4200个村民免费赠送信息机,13个乡到村实现了会议通,发展用户13万户。移动开通了“农信通”短信服务平台和专家服务热线,建立了74个乡镇新农村信息服务站,在800个村投放信息机800部,用户达到8万户。联通公司在全市建立了市、县、乡三级电子农务推广站94个,发展电子农务用户8.5万户,覆盖全市135个乡镇,购置400台信息机投放400个村。
我市农业信息化工作虽然取得了一成绩,但由于我市地处山区,经济发展滞后,信息化手段和装备还远远满足不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二是村级信息网络覆盖率低,发展相对滞后。三是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对信息化建设了解相对甚少,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我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和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围绕安康绿色产业发展要求,强化信息服务职能,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整合信息资源,利用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信息应用系统,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业不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为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二)建设目标
       2007年度先在省上确定的200个(安康电信89个,安康移动73个,安康联通38个)“一村一品”示范村,推进村建立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力争在十月份全面投入试运行。到“十一五”末,完成全市所有条件的行政村的村级建站任务。
所建信息站应具备以下基本功能,内有计算机接入互联网,辅之以图书、音像、报刊资料,并兼营通信运营企业有关服务农村的业务等,及时为农民获取外部信息提供方便;外有信息公布栏等,有条件的乡镇在产业或市场经营聚集度高,信息需求旺盛,人流较大的区域架设电子屏,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广大农民能普遍通过语音电话,手机短语,互联网及显示屏等公示发布途径实现多种方式的信息互动,以达到服务于农村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社会管理的目标。
       三、建设内容
       (一)按照“五个一”的标准统筹建设村级社会事业公共设施。利用现有村委会或其他用房,设立一处提供信息发布、查询等服务的固定场所;配备一套计算机、打印机等信息服务相关设备,符合条件的乡镇设室外显示屏;具备一条宽带上网线路(宽带未通达的可暂时用其他较好方式代替);确定一名经过培训、通过农业部门认证,且相对固定的信息员;建立一套包括农村基础数据管理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信息采集、发布制度、设备使用管理等角完善的管理制度。
       (二)建设农村信息查询、发布后台支持系统。以安康农业网为支撑,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建设农村综合专家库,健全农村气象、就业、教育、涉农补贴、卫生防疫、社会保障、政策法规等信息发布系统,农产品价格行情信息预测、发布系统,接入“一站通”、网上展厅、农产品网上促销专栏等信息发布系统,在市电信公司的支持下,开通“12316”农业系统公益服务统一专用电话,利用农业专家队伍,提供农业咨询、监督服务。
       (三)开发利用农村信息资源,推进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建立村级种植业、畜牧业、特色产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和村级人口、土地、文化等基础资源数据库。开发农村村务公开等社会综合信息数据库系统。利用安康农业网、移动农信通、电信信息田园,并联合其他媒体,向外发布本村的农产品外销信息、招商引资及其他经济信息。利用电子显示屏、信息公布栏、大喇叭、手机短信及计算机查询等,发布适应本村生产、经营、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政策法规、科技和市场等信息。
       (四)建设农村信息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市、县、乡三级农业信息技术管理队伍,三级涉农信息服务专家队伍,建设乡、村两级农村信息员队伍。要采用市场机制、行政推动的方式稳定农村信息员队伍。
      
四、建设资金预算及来源
       按照政府主导的原则,充分运用市场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电信运营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
       (一)资金预算。
       1、设备投入。根据建设目标,2007年度完成“一村一品”示范村和部分推进村共200个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在具备条件的乡(镇)或区域架设电子显示屏,农村信息服务站由各电信营运商负责安装投入,省市组织验收合格后,由省上结算,电子显示屏由农业部门组织实施。
       2、运行经费投入。
       村信息员补贴投入标准,由各电信营运商参照村级干部补贴标准和农村信息员协商解决,乡镇及各村委会可酌情补贴。
       (二)资金来源。
       1、设备资金。设备资金各通信运营企业根据省政府办公厅下达计划任务,负责筹集投入。
       2、运行经费。由各县政府与当地通信运营企业协商,根据各自的建站任务,承担农村信息服务站的运行、维护及人员工资等费用。
      
五、工作措施
       (一)落实建设、运行管理职责。
       市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市农业局要积极协调组织电信运营企业做好统一规划,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共同建设的工作思路,明确责任,统一实施。
       市农业局负责组织建设符合“五个一”标准的村级农村信息服务站,指导县(区)与企业建立合同关系,并拟定合同样本。在实施政府资金采购的同时,要协调有关通信运营企业,按照统一标准,统一采购相对配置较高、产品质量好的设备。
各县、区具体负责农村信息服务站的运行管理,指导农村信息服务站开展各项信息服务,对各村专职信息员进行培训、考核、管理,并负责筹措运行、维护经费。乡(镇)政府主要督促落实各村信息服务站建设和日常的运行管理,并协助村上选好信息员。
       (二)引入竞争,搞活投入机制。
       坚持统筹规划,各村的信息服务站既是村信息综合服务站,又是村党员教育、群众培训等活动的场所。要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作用,以经济发展带动信息服务,以信息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要将通信运营企业等农村相关经营业务整合其中,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
       政府支持、引导企业在行政村只建设一个符合“五个一”标准的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完成村级农业信息服务的各项任务。采取“谁投入,谁维护,谁受益”的机制,鼓励对农业信息服务有基础,并有较高积极性的企业,结合业务发展广泛开展农业信息服务。为把农村综合信息服务落到实处,要以县为单位,由有关部门与通信运营商签订建设与运行维护合同。建设村级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要充分结合各企业在村级建设各类服务站(点)的基础,合理分配建设任务。电子显示屏的建设任务按照承担村级站的比例,由相关企业一并承担建设资金,实行统一招标采购。所有固定资产按政府和企业投资量各自登记,避免资产流失。各通信企业和其他方面也要发挥各自的业务优势,广泛为农村提供信息服务,形成多渠道、多方式的农村信息服务格局。
       (三)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信息资源建设是实施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基础和关键。各涉农部门和单位要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做好农村政策法规、农业科技、动植物疫病、农产品价格、农业资源环境、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管、农村劳务、文教卫生等方面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特别应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的采集与分析,提高农产品监测预警水平,努力为决策提供依据。
       (四)进一步加强信息发布工作。
       要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做好信息发布工作。全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都要根据当地实际,研究制订信息发布制度,开辟发布窗口,拓宽信息发布渠道。各级农业部门要严格把握信息发布的质量,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格局,使信息发布真正做到及时、准确、实用。
       (五)切实加强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
       全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抓住实施“一村一品”百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的机遇,健全村级信息员队伍,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村信息员的整体素质。要重点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中介服务组织的信息服务人员和农业生产经营大户、农村经纪人的培训。要与电信运营企业联合,共同对信息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和收集、分析、发布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的能力进行全面培训,保证每个村至少有1名能达到会收集、会分析、会传播信息“三会”要求的信息员。要选好专职信息员,各通信运营企业要保证信息员的基本收入,切实把信息员的待遇落到实处。各通信运营企业要采取多种方式为涉农专家提供一定补贴,以激发专家的服务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