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8-05 09:50 |
“本我”、“超我”,本是心理学概念。作为档史部门,如何由悠然自得,节奏总是慢半拍的“本我”,解放思想,超越自己,变成敢为人先、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超我”,从而做出让群众认可、领导关注的成绩,一直是镇坪县档史部门今年思想解放大讨论的热点。大家边讨论,边实践,一条服务全县工作大局的档史工作新思路逐步形成。
一、“死档”变“高参”,服务大产业
档案,往往养在深“柜”人未识。镇坪档案馆馆藏民国以来各种档案资料近3万卷,每年前来查阅者仅为300人次,利用率为1.2%。为了让多年无人问津的“死档”变成以史鉴今、主动服务全县畜、药、游三大产业建设的“高参”,镇坪县档史部门将从9月份开始,利用自办的“镇坪档案信息网”和《镇坪县档史大观》简报两大宣传载体,搞好三大档史编研服务工作:一是围绕畜牧产业建设,以上个世纪50年代镇坪被国务院命名为“养猪红旗县”为线索,从品种、饲养、繁育、畜病防治等方面,用历史的眼光,挖掘成功经验,总结失败教训,宣传一批“古老”典型,为全县完善和推广“镇坪模式”养猪法提供历史借鉴;二是围绕药村产业建设,以镇坪素有“巴山药乡”之美誉为切入点,全面介绍各个历史时期中草药的品种、分布、种植、储藏、加工、收购、销售、效益等情况,以期把握规律,提高效益;三是围绕旅游产业建设,搜集整理贺龙、李先念部队以及红枪会、川东游击队当年在镇坪活动的资料和实物,不断丰富各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同时,跑部进省,积极争取“革命老区”项目,让“红色”旅游与“国心”旅游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二、“难点”变“亮点”,建档大项目
重大项目建设,是档案资源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全县的项目建设活动中,资料归档并作为项目验收条件之一的工作制度,落实起来难度很大。从今年下半年开始,镇坪档史部门将会同相关部门,下功夫做好项目前期准备阶段档案资料的提供服务工作,做好项目实施过程中档案资料收集、积累的指导、监督工作,做好项目竣工阶段相关资料的完整归档和验收把关,为项目日后的经营、管理、维护和改造扩建,保存一份真实可靠的记录,让规范的档案资料也成为项目建设中的一个亮点。
三、“轻农 ”变“亲农”,参建新农村
随着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相应地产生了大量的档案资料。这些档案资料既是新农村建设的真实记录,也是科学有序地建设新农村各项工作的基础,在提高农村基层政权和村民自治组织管理水平、发展农业生产、维护农民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轻视新农村建设中档案的规范管理,势必影响新农村建设进程。为此,镇坪档史部门专门进行了调研,并从7月初开始,在庙坝、水晶坪两个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进行试点,把涉及新村建设规划、土地征用、土地承包、退耕还林、集体林权改制以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合同、方案、台帐、表册等资料收集整理,规范建档,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方便,为当地村民利用提供了方便,效果很好。全县其它9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也纷纷到两个试点村学习借鉴,进一步推动了全县新农村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
四、“重事”变“重人”,方便老百姓
构建和谐镇坪,核心是以人为本,档史工作也不例外。县档案馆要转变重事轻人的传统观念,下大力气收集、整合涉及破产企业职工、机构改革分流、医疗改革、土地房产管理、县城拆迁、困难求助、教育等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档案,尽快建立覆盖普通百姓的档案体系,利用镇坪档案信息网和馆内的档案信息中心以及现行文件阅览中心,方便人民群众利用,真正为缓解和减少社会矛盾发挥档案工作应有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多方筹措资金,力争建成既能悬挂巨幅图片、文字资料,又能展示原始档案、实物的多功能展览大厅,让县档案馆成为镇坪第一个能让广大人民群众直观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同时,县档案局要加大监管力度,釆用行政执法、档案年检等方式,督促全县各机关档案室,把本机关形成的民生档案收集好、管理好,以便快捷地为普通百姓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