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4-16 17:36 |
在会战“肥水桥”中,李群欣不仅善决断,敢担当,不拘于“左”的思想束缚;而且在抓“大事”抓落实中以身做则,模范执行“三三制”;同时也要求同事们严格执行“三三制”即“三分之一时间蹲点,三分之一时间机关,三分之一时间学习调研”。并多次强调要摆脱事务抓好“大事”的落实,重用实干、苦干的干部。
1976年5月中旬,李群欣冒雨跑遍了县硫铁矿的百里矿区,检查到每个工作点。而县委常委、县革委会副主任兼硫铁矿指挥部总指挥锁运兴等,建矿即蹲点,与职工“同学习、同劳动、同生活”。当白河大桥会战指挥部成立时,锁运兴又任总指挥,李群欣把好钢用在了刀刃上。
在身先士卒带领全县党员干部全身心投入“肥水桥”会战的同时,李群欣又和他的同事们组织发动领导18万白河人民投入这场大会战。他们既用宣传鼓动行政的方式发动组织引导,也采取“以工代赈”和修1公里路补炸药3吨、雷管500发、导火索5000米、现金200元的奖励办法。在热火朝天的筑路工地上,父子、一家三代同参战的事比比皆是,群众腾房、腾地、腾家具,献柴、献草、献蔬菜的场景屡见不鲜。修麻松路时,安全员查正久在排哑炮时牺牲,头白体弱的父亲查民启在说完“我儿子没完成任务,我应该接着完成!”后,就主动上了修路工地。仅白河桥的建设,即投入技工16452.15个、普工45925.66个。
自白河县委、县革委发起并打响“大打矿山之战”和“社社通公路”战役以来,李群欣和他的同事们带领全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奋力前行的创业路上留下了一串串艰辛探索的脚印。
1976年4月,年初上马的硫铁矿已在边建边生产,冷水洞子小型糖厂试榨成功;5月23日,陕西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委会主任李瑞山,安康地委书记刘平西来白河视察,对白河的工作特别是修田造地给予了肯定;6月,毁于洪水的县酒厂投产;7月,李群欣在县委常委会上力主定案白河自己建白河桥;8月,安康地区拨款7万元,县水泥厂在西沟公社白岩沟口开工上马,同时白河桥指挥部成立;9月,白河桥终于争取到项目资金58.5万元,不足部分决定县内挤、筹; 10月,李群欣继续任县委书记兼县革委会主任,同月26日,县“肥水桥”会战指挥部成立,同时在麻虎公社沟口开工筹建县磷肥厂;11月,全县不通公路的公社抽调劳力开始筑路会战。
这是在“两个凡是”与恢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激烈交锋的徘徊前进时期的,有些摊大求全略显急躁的艰辛探索,探索果实结在了建党56周年之时。1977年7月1日,年产2000吨的县磷肥厂投产,并继续争取建氮肥厂;年产硅酸盐水泥0.4545万吨的县水泥厂投产;投资72万多元、全长115米、净跨70米无支架悬索吊装双曲拱白河公路大桥通车,为安康地区首例大跨度、预制件吊装双曲拱公路桥;全县社社通公路毛路并继续加固,至 1978年达到社社通公路。这些都是在全县1976年财政收入为91.3万元的情况下筹建上马的。而当年白河的财政支出为601.1万元(其中经济建设支出203万元,占到30%),其中的510.3万元的财政收支差额,主要靠争取省地财政补贴,1976年争取上级补贴为307.1万元。
五、从“治山创业”到“三苦”。
在这次迫切想改变白河贫穷落后面貌的,只争朝夕的苦干实干的创业实践探索中,兴修石坎水平梯地和推进科学种田始终是主线,在坚持、在继续!
而“县委书记开会归,不蹲机关下乡来,头戴一顶大草帽,脚蹬一双麻草鞋,身背行李肩扛镐……攀东山,登高岭,拜老农,走社队,进工地,勤调查,细研究,要把河山重安排,建设社会主义大农业。”这首1976年11月30日《安康日报》刊载的,一白河干部写的一首《县委书记下乡来》的诗歌,可窥见李群欣当时的工作状况。
从“深翻改土,施足地肥,选用良种,适时早播,合理密植,间作套种”等科学增产措施的抓点推广,到1976年2月11日,白河县委、县革委因地制宜,确定以点桐为重点的造林主攻方向,并陆续落实点桐树27000多亩。再到1977年2月,安康地区科学种田现场会在白河召开。
在走“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之路,落实农业8字宪法,大搞科学种田的同时。求实求是、重视调查研究的李群欣,在修石坎水平梯地中更强调抓落实和因地制宜。
在1977年县委、县革委召开的一次全县四级干部会议时,李群欣重病住院。到安排全县工作时,令人将会场喇叭与病房电话接通,躺在病床上对着电话筒讲话安排全县工作。
1977年9月下旬,李群欣赴京参加全国普及大寨县工作座谈会。会议期间,李群欣几次写信嘱咐在县各常委:“对县委会研究的事要抓落实,要学大寨,大干快变!农建修地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根据山大沟深,居住分散特点,以队为核算单位修地。”会毕回白河后,又措辞严厉地批评图形式的以社为单位的大会战。
1973-1977年白河县累计修石坎水平梯地88000多亩,人均石坎水平梯田达到0.5亩,粮食亩产由50-60公斤左右迅速提高到1977年的89.4公斤。1978年4月,李群欣调离白河回西安。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阶段。1979年,白河县总耕地面积27.97万亩,粮食总产量却达到5333万公斤,历史性的突破亿斤大关。
1981年李群欣因病在西安逝世。而由李群欣主导发起的以大力兴修石坎水平梯地为主的治山创业实践,随改革开放的推进在坚持、在继续;在修田造地和修路建厂的实践中磨砺出的,牢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脱贫困、求温饱的信念,解放思想,不拘于“左”的束缚,不等、不靠,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苦干实干的治山创业精神,成为一届届县委、县政府带领白河人民探索求温饱、奔小康与科学和谐发展之路的传家宝。并随改革开放的新实践被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和内涵。
1990年陕西省政府办公厅(1990)250号文件号召全省学白河,白河成为陕西省农建指挥部树立的省8个农田水利先进县之一;1990年11月15日,安康地委、行署发出《关于推广白河经验,努力实现农业人均一亩农田的决定》;1991年10月,国务院在白河县召开“全国贫困山区经济开发经验交流会”,原国务委员陈俊生主持会议,原国务院总理李鹏发来贺电。会后,国务院向全国印发《白河县大力开展农田基本建设是贫困山区从解决温饱,走向综合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的经验材料。白河的治山创业精神从三秦大地走向全国。
1990年代末期,白河县委、县政府牢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定兴县富民的信念。带领全县人民,弘扬治山创业精神,解放思想,狠抓干部作风转变,创新工作机制。在推进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的建设小康的实践探索中,赋予治山创业精神以“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时代新内容和新内涵,升华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白河“三苦”精神。并随2003年 6月,陕西全省学习白河县艰苦创业精神现场会在白河的召开,而高高飘扬三秦大地。“三苦”精神既是延安精神的继承发展,也是改革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成为贫困山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面旗帜。
党的十七大以来,21万白河人民又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高举“三苦”精神旗帜,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探索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实践中,不断赋予“三苦”精神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时代新内容和新内涵。
后记
为撰写本文,我2004年底即开始利用工作间隙查阅相关档案资料,采访知情人员。今终于草成此1.2万多字的一稿,心甚慰!谨以此文献给建国60周年,及曾经与正在为共和国的建设辛勤工作的千万县委书记们。
资料来源:
1. 白河县档案馆相关档案。
2.采访李增荣、秦泉新、贺贵文、石贵焰、吴永安等人。
3.1975-1978年《安康日报》相关文章、。
4.《白河县志》1996年版、1992年5月版《党的建设七十年纪事》和柯尊禄文《李群欣二三事》等。
5.《人民网》和相关党建网等网络资料。
白河县档案史志局:蔡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