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位置: 安康市档案局 > 档案文化 > 学会活动 > 正文内容

汉滨区档案史志局赴湖北省档案工作考察报告

作者:   发布时间:2010-01-20 16:44  
 

为进一步推进我区档案工作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寻求和借鉴外地先进工作经验,努力探索符合我区实际的发展新路子,早日实现我区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和电子信息管理现代化,更好地服务于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步。基于此,我局由局长带队一行三人,于200912赴湖北省夷陵区、当阳市等兄弟县(市)、区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学习考察。考察情况如下:

一、考察基本情况

(一)管理机制建设

夷陵区档案局(馆)未实行地方志、党史机构合并,属单一档案局(馆),现有在职干部11人。夷陵区档案工作管理机制健全,激励举措有力。一是区委、区政府各有一名领导分管档案工作,并每年专程深入到档案局(馆)现场调研办公一次,听取工作汇报,解决一到两个问题;二是将各部门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年检验收纳入区委、区政府综合考核范畴,考核分值根据年度工作最低不低于5分;三是全区每年召开一次档案工作会议,通报全区档案工作情况,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四是档案局与组织部、文明办、机关工委等部门分别联合验收创建区级“党建工作先进”、“文明单位”、“满意机关”等,将档案工作纳入创建目标重要检查考核标准之一,对检查考核验收达标单位均可每人享受一个半月的工资奖励(由区财政支付兑现);五是培训工作与组织、人事部门联合举办,有力促进了档案干部队伍建设。

当阳市属县级市,档案局(馆)为档案、党史、地方志“三合一”部门,其工作一直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为该部门配备了含党组在内的一套完整的领导班子,办公经费给予了充分保障,各部门单位档案管理年检验收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综合考评范围。其各项工作均已走在了我区的前列。

(二)档案业务建设

夷陵区档案局(馆)在市、区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业务建设屡见辉煌。先后完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珍贵档案全文扫描录入,录入完成文件级、案卷级目录数据库,每条3角钱,全部由财政拨款),建立省级联网档案馆藏数据库,实现网络查询和信息公开;完成二百多个行政村和11个社区建档,实现了村级建档规范化全覆盖;被国家档案局评为 “档案工作先进单位”;成功创建国家二级档案馆,目前馆藏档案资料约12万卷(册),配套管理设施齐全,且全方位实时了电子技防监控;全区80%以上一级单位实现了档案“世纪科怡管理系统”信息化管理,并配置了密集架档案装具;截至2009年全区一级单位档案室全面实现省AA级以上认证。

当阳市档案局(馆)目前已基本完成了村级和社区建档工作;全市一级单位档案室实现了A级以上目标认证;圆满完成当阳市第二轮地方志修志(2001年启动,2008年完成);2008年完成当阳市组织史编撰工作;建立了当阳市历史、组织沿革、大事记、全市发展规划及实施成果等图文展览室。

(三)基础设施建设

夷陵区档案局(馆)原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除文书档案库房外,还建立了实物档案展厅。根据国家档案馆库建设项目的标准要求,夷陵区档案馆已列入第一批新建单位,计划新建馆库面积约5000平方米,资金投入由国家按东部馆库标准,新建馆投资1千万,地方配套资金400多万,共计14百多万元。该项目已报批湖北省及国家档案局和发改委,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当阳市档案史志局(馆)建馆面积约1300平方米。档案库房三个,馆藏约13万卷,全密集架载体,全程实时监控。信息化建设配套设施完善,查阅资料可通过触摸式电脑操作查询。目前该馆也列入国家档案馆库建设项目第一批(按西部项目标准)。

(四)地方经费保障

夷陵区档案局(馆)每年办公经费的主体结构有:馆藏12万卷档案保护费由地方财政拨付24万(按每件2元标准列入财政预算),破产企业4万,财政配套4万,加上单位各项业务及办公经费共计40余万元。以上资金全部由地方财政支持拨付。

据不完全了解,当阳市档案史志局每年13万卷档案保护经费25万元;人均办公经费900元;地方志修撰经费每年5万元,党史工作经费按项目专题拨付;车辆费用补助每车每年2.5万元等等。以上经费全部由地方财政拨付,有力保障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综上考察情况,夷陵、当阳一区一市(县级市)档案工作的经验归纳起来有“三个到位”和“五个一”。三个到位,即领导重视到位,管理机制措施到位,经费投入保障到位;五个一,即市、区每年召开一次档案工作会议,各级各单位的档案工作明确有分管领导,而且分管领导每年到档案局至少调研办公一次,市、区每年为档案部门解决一、两个问题,档案局每年对全市(区)进行一次档案工作检查考核,并将其分别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内容(均有奖励政策,并由财政支付)。

二、考察思考

通过这次学习考察,我们明显感到自身的差距,这种差距不是单靠档案部门一方面的努力就能实现的,而且需要从上到下的共同重视和努力。领导的多一份关怀、多一份重视、多一份支持、多一份激励都是我们工作的强势动力。湖北省一行,看到的、听到的令我们激动不已,感慨万千!很多工作都是我们很长时间以来在思考、在努力的,我们想到了,尤其是也尽力了,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他们的成绩同样是我们长期以来所追求、所期望的,我们同样也渴望通过上下共同努力能为汉滨树立起有自身特色的档案事业丰碑,并为之骄傲而自信地将其传承给后人!

考察归来,我们对照自己的工作现状寻找差距和根源,又一次做了深入思考,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档案工作期望各级领导的进一步重视

过去的几度时期,我区档案事业未能得到显赫突破,常常在徘徊中前进,在且过中生存。当然也有在曲折和巅峰、高潮与斜坡低谷中勉强运行或拼搏探索中前行发展!因而时常很容易处于被动局面,要么督促着干,帮着干,劝着干,要么不汇报则无人问津,不争取则无人支持。档案工作就是在这种环境中默默无闻地前行,既清贫又清苦且清淡。比如,我们在乡镇或区直部分单位进行档案年检中发现,竟有个别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处于我们不问领导不管、我们不检查拖拉不干的局面,令我们黯然失色。究其根源无非是没有动力,惰性在作怪。尽管我局始终如一常抓不懈,但没有强有力的制约和激励机制,很难得到各乡镇、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领导的真正重视,档案事业蓬勃发展举步维艰,又如何实现其科学发展!

(二)长效机制不健全

    其一:档案史志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应纳入地方党委、政府年终考核范畴,但我区多年来一直未能将这项工作摆上一定位次。这一举措若能在我区全面实施,将会给我区档案事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良好效果和潜在效益。

    其二:未建立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奖励是动力,惩戒是警钟。在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建立起档案工作奖惩机制是推动我区档案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弘扬先进,树立标兵,扩大影响,档案事业旗帜将自会迎风飘扬。

    (三)经费投入匮乏

    经费投入少是我区档案事业发展迟缓的长期困扰。档案事业要发展,档案工作要上台阶,离不开领导的重视和资金保障做后盾。档案工作能不能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主要取决于此。

    (四)档案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我局在工作中发现,因为档案工作岗位的默默无闻和清贫、清苦与枯燥,各单位都有相当干部不愿置身于档案工作,档案干部更迭较为频繁,尤其体现在乡镇。我局举办档案干部培训会时,少数部门单位并不能如期参加学习,致使档案干部业务不熟练。常此以来我区出现了档案干部队伍素质差异大,档案管理工作发展不均衡的局面。形成了影响我区档案事业健康协调发展的阻力和隐患。

三、几点建议

    综上考察和思考,我局经过慎重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再次建议将档案年检考评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对各单位的年终考评范畴,并能占据相应的分值。

    (二)建议区委、区政府斟酌,可组织有关部门建立起适应我区档案管理的长效奖惩激励机制。

    (三)建议区委、区政府将档案事业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每年挤出一定经费支持我区档案事业发展,进一步重视档案事业。

    (四)从三个“有利于”出发,针对我区农业农村这一大块档案管理薄弱、滞后的问题,建议并请求区委、区政府尽快通过调研作出决策,以原区公所所在乡镇为基地,建立乡镇档案信息资源中心管理站,以确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陕西省档案条例》的全面认真实施,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相对集中统一管理,更加有效地为全社会提供服务。

 

          汉滨区档案史志局:朱炜、胡佰贵、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