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8-05 11:13 |
白河革命英烈事迹二则
蔡建中编校
在此期间,诸多革命英烈为了白河人民的解放而英勇献身。据不完全统计,仅1946年7月至1950年2月,为解放白河和建立巩固全县人民民主政权而牺牲的革命英烈就达349名。按当时党组织的领导和隶属关系,他们分属豫鄂陕区、鄂西北区、中共陕西边界工委、豫陕鄂区、陕南区、安康军分区和白河地方武装部队、白河地方基层干部和民兵等。
今撷取为白河解放而英勇献身的革命英烈事迹二则。既为纪念缅怀这些革命英烈——是他们执著信仰、前赴后继,用青春、鲜血和生命换来了白河的新生,诸烈士们永垂不朽!更为教育启迪激励今天的白河儿女们,传承烈士们执著信仰、前赴后继、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为建设生态、富裕、文明、和谐的新白河而努力奋斗!
军民鱼水情的历史见证
——双河新四军周排长墓
初夏,从距白河县城88公里的双河乡(现双丰镇)政府机关驻地出发,沿双(河)阎(家)公路2公里左右可见孔城沟河右岸的双河中心敬老院。站在敬老院内隔河向西北对面即是双河村5组郑家沟。进沟后披荆斩棘,穿越布满野山竹、藤和不知名的灌木600多米后,隔沟溪可见一30多平方米的冲击坪,坪中部偏左近沟溪处,有2块竖起的大石环抱处即是周排长墓。墓占地3平方米左右,墓碑朝向沟口,碑为竖排红色阴文字,碑右刻“念(即李先念)军部队汉阴县人”(据考证周排长系湖北省京山县人)8字,碑中“周排长之墓”5字,碑左“双河公社奠一九八二年清明节立”14字。墓主人周排长为解放军中原南路突围部队江汉军区警卫团3营某部排长。既然周排长为中原解放军,那为何称新四军周排长墓呢? 因为,当时鄂西北、陕南群众仍把以新四军5师为主的解放军中原突围部队称新四军。那周排长是如何牺牲并葬于此处的呢?
原来,1946年6月26日,坚持独裁的国民党调集22万大军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中原解放军主力分北南两路向西突围。其中,中原军区副司令员王树声等率南路突围部队到达鄂西北和陕南,于 8月创建了以武当山地区为中心的鄂西北游击根据地。时白河县属鄂西北区一地委、军分区下设的中共白(河)竹(溪)平(利)中心县委和指挥部。鄂西北军区一分区警卫团、2纵15旅等南路突围部队在白河全县8个乡(时白河辖8乡1镇,永安镇即今城关镇)都曾活动过。直至1947年2月,鄂西北军区主力分路转移到外线。周排长墓就是白河人民帮助、救护中原解放军伤员的历史见证,他见证了65年前这段军民鱼水情的历史。
由于,国名党军和地方保安武装的前堵后追,江汉军区部队处在突围转战的武装游击状况。到关帝庙河时,警卫团又转移了。小分队决定留重伤的周排长和另外2名腿部负伤的伤员在关帝庙河治疗,并将3个伤员送到和济乡公所,留条托有一定正义感、办事公正、不欺压百姓的乡长吕德扬看养(警卫团先头部队已初步了解到吕德扬的处事为人)。吕德扬见条后正反复权衡利弊时,接到国民党追剿部队快到关帝庙河的消息,在部下团兵催促枪毙这3名伤员声中,突然大声说:“周良明、彭久如,你们赶快找几个人把伤员送到对门山上刘昌发家藏起来,我是一乡之长,出了事我吕德扬负责!”
待应付走“追剿”的国民党部队后,吕德扬又派陈少福、卫华彩等人将3名伤员转移到双河村5组郑家沟一岩洞(进郑家沟右1000米处)养伤。并送粮菜到洞旁何喜儿家令其照管,后又请董成鼎等草药郎中治疗。一抬伤员的乡丁拿了伤员一把雨伞、一双鞋和一双裹缠。吕德扬知道后就说:“这不行,行军人一天都离不开裹缠,要追回来。”并让人赶快去拿。伤轻的2名战士分别姓何、姓丁,一个小腿肚被子弹穿过,一个大拇指和腿受伤。经治疗,2人不久即痊愈。在养伤期间,他俩经常到看护的农户、乡丁家干活。姓何的战士还给一乡丁打了一双十分漂亮的六道梅苎麻草鞋。重伤的周排长,约二十七八岁,手负伤,下颌被打掉,粥饭和药水难下咽,7天后不治牺牲。周排长牺牲后,吕德扬忙召集相关看护和知情人,当着2名战士的面写了如何看护周排长及其牺牲原因的字据,以备共产党回来时作见证。接着又给一佃户和一乡丁十几块大洋,吩咐做一好的棺木下葬。佃户和乡丁就用枞树、毛栗树做的棺木,把周排长葬在郑家沟岩洞右下沟边。
警卫团走后,吕德扬怕人告发警卫团借子弹、被单和救护伤员之事,决定脱离乡公所。于是就给国民党白河县政府写了辞职报告,不等批复,即举家搬进客庄兴隆高家沟深山密林隐居。而周排长,每年都有当地群众到墓前祭奠。
参考资料:
1、 白河县档案史志局编《白河解放》、《白河县革命遗址汇编》。
2、
高唱着陕北民歌走上刑场
——中共陕西边界工委党员赵厚仁
蔡建中编校 赵明春整理
赵厚仁(1913·2-1948·8),男,构扒镇黄石板金盆村人,中共陕西边界工委党员。白河县第一次解放后任卡子区东坝村村长,1948年9月12日牺牲于今卡子镇桂花村1组。
赵厚仁出生于白河县构扒镇黄石板金盆村,在下金盆长大(今构扒镇家扒村14组),婚后迁至卡子镇仓房村大屋沟继承祖业。其幼读私塾时即勤学好动,成人后善交际、身手敏捷、好打抱不平。
1946年9月,中共西北中央局和中共陕西省工委派遣黄正甫回家乡白河县。任务一是做其叔父国民党中央立法委员黄统的统战工作;二是建立党的组织,组建武装力量,扰乱国民党后方。1946年12月,黄正甫秘密潜回家乡白河县卡子镇。并于1947年3月创建领导了隶属中共关中地委的中共陕西(陕鄂)边界工委(黄正甫任书记),以竹(湖北省竹山县)白(白河县)交界的卡子镇圣母山为中心,开展中共地下党和武装游击活动。1947年5月,赵厚仁被中共陕西(陕鄂)边界工委发展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其即在工委领导下,积极进行联系发动群众、秘密组织武装等革命活动,并参加了工委组织的几次武装暴动斗争。
1948年7月,陕南军区主力部队参加襄樊、淮海战役,撤离旬阳、白河等地区。为保存革命力量,在与国民党反攻部队相持月余后,中共陕南区四地委命令中共白河县委、民主县政府率党政军民800多人先后转移到两郧(郧西、郧县)白河边界地区,开展武装斗争。
国民党及地主恶霸组织的“棒子队”重占卡子东坝后,即采取清乡查丁、五户联保、遍设岗哨等手段,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基层干部和翻身农民。1948年9月10日夜,“棒子队”暗哨见赵厚仁潜入西沟一陈姓贫农家,即报告国民党卡子保公所,保长马上派人赶去搜查。但是,在陈姓贫农家里搜了3遍也没找着赵厚仁。保长就问暗哨看清楚没有?暗哨答:“我一直瞅着未见出门。”他们就再次进屋搜查,最后在床垫席下的麦草中搜出了赵厚仁,押至卡子保公所关押。当时在卡子保公所关押的还有翻身队员刘大发、吴申富、傲志明、黄群凤等人。在铁烙、棒打、割耳朵(刘大发被割掉一只耳朵)等酷刑地残酷折磨下,赵厚仁等始终不讲黄正甫等共产党人的下落,更不变节投降。在利诱酷刑无任何结果的情况下,国民党卡子保和“棒子队”人员杀机顿起。
正午时,在桂花树湾大田,受尽折磨的赵厚仁要水喝,刽子手们就拿起开水朝赵的口中灌下去。随后,凶残的刽子手们就用木杠、马刀和石块等杀害了赵厚仁等5人。在验尸时,保长看到赵厚仁还在搐动,又恶狠狠地再夯几杠,然后才将沾满鲜血和脑浆的杠子扔在地上,暴尸扬长而去。赵厚仁的尸首后由其兄赵啟仁、弟赵寿仁等收敛后,抬至老家黄石板,安葬在金盆阳坡垴。
1948年8月,中共两郧地委作出结论:承认中共陕西边界工委的活动。工委党员,经过审查,个别吸收,除了叛徒,牺牲的一律承认为烈士。白河收复后,赵厚仁被县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杀害赵厚仁等5人的刽子手们,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1988年5月至1991年5月,中共白河县委又根据中、省、地领导指示和中共安康地委组织部《关于落实地下党政策工作座谈会议纪要》精神,对陕西边界工委等中共白河地下党历史遗留问题进行了全面认真的复查。再次肯定了陕西边界工委等中共白河地下党组织和地下党员为白河人民的解放事业而作出的历史功绩。1990年中共白河县委组织部连续发出白组发(1990)044-063、184-195号等文件,其中对赵厚仁的党籍党龄问题作如下结论:“承认赵厚仁同志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党龄从1947年5月计算。从事地下党活动历史记入党史资料。”
参考资料:
1、白河县档案史志局编《白河解放》、《白河县革命遗址汇编》。
2、《烈士褒扬条例》。
2、《白河县文史资料选辑》黄继伦文《骇人听闻的桂花湾屠杀事件》。
3、赵明春2011年3月、4月、5月先后采访卡子镇卡子村6组村民84岁的陈世银、桂花村2组村民83岁的黄彩云、桂花村1组村民79岁的夏心田等桂花湾屠杀事件目击者或知情人,并到构扒镇凉水村黄石板实地查访赵厚仁老家及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