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位置: 安康市档案局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 > 正文内容

刘元世同志在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2-21 17:15  
 
市委常委、副市长
(2019年2月18日)

  今天的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全国全省工信工作会以及市委四届七次全会精神,认真总结2018年全市工信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全面安排部署2019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任务,努力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市委、市政府对此次会议高度重视,郭青书记对工业经济发展有明确的要求,俊民市长对工业经济发展寄于厚望,会前专门指示,要求认真开好这次会议。刚才,启政同志对去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部署了今年任务。石泉、汉阴、安康高新区、旬阳高新区以及两户重点企业分别做了很好的发言,我都同意,希望大家按照发言中所讲的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坚定信心,增强高质量发展责任感和紧迫感
  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及省市有关会议精神,紧盯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践行“五个扎实”和“追赶超越、绿色崛起”要求,落实中省市各项稳增长促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全市工业经济呈现出稳中有进、结构优化、效益提升的良好态势,工信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工业生产蹄疾步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648.77亿元,同比增长22.0%。实现增加值484.35亿元,同比增长15.2%,增速高于全省6个百分点,比第二名商洛市高0.6个百分点,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工业销售产值1608.51亿元,同比增长22.4%。产销率97.56%,高于上年同期0.3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13.18亿千瓦时,增长22.6%。新培育规模工业企业113户,占当年规模工业企业总户数的15.98%,创历史新高,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总户数达707户,总数排全省第四。工业在国民经济构成中的占比43.6%,较上年提升了1.1个百分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拉动经济增长8.2个百分点。工业经济的高速增长为全市经济总量跨越千亿关口和追赶超越迈出坚实步伐提供了有力保障。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增强,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67万户,同比增长43.6%。新增注册企业7717户,同比增长42.1%。全市累计各类市场主体达17.96万户,增长18.5%。实施“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行动”,全年共减免各类税费8.7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比达59.3%,较上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连续五年保持全省第一。工业增速和非公经济占比领跑全省是全市工信工作最大的亮点,取得的成绩应予充分肯定。
  二是高质量发展态势良好。绿色工业发展步伐加快,六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1415.5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85.85%,较上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同比增长21.2%。其中,富硒食品478.73亿元,占比29.04%,增长23.4%(包装饮用水增长33.76%);装备制造198.5亿元,占比12.04%,增长40.7%;纺织丝绸60.33亿元,占比3.66%,增长26%;新型材料558.1亿元,占比33.85%,增长15.1%;生物医药68.3亿元,占比4.14%,增长15.4%;清洁能源51.47亿元,占比3.12%,增长9.5%。富硒食品和装备制造产业的高速度增长与在全市规模工业产值中占比的提升,充分表明了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工业运行质量的显著提升。推进清洁生产、循环发展,整改规范“散乱污”企业229个。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4%,其中技改投资增长33.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2.2个百分点。西北电子信息基地项目一期、北医大医疗器械产业园一期、泰远汽车防撞器等30个项目建成投产,为全市工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全市新成立院士站3个,专家站12个,累计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26个。11户企业被认定为2018年度省级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示范企业。2户企业评定为陕西省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占全省20%。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在促进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通信基础设施步伐加快,新增光缆总长1.46万公里,新建4G基站675个,新增4G用户33.05万户。农村行政村4G网络覆盖率达到98%。我市被评为全省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先进单位。南水汽配被工信部确定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
  三是开放发展成效明显。工业招商引资,推动项目落地实施促进了工业生产提质增效。招商活动灵活多样,大力开展精准招商、园区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鼓励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引进了一批优质项目落地。西北电子信息基地、智能终端电子信息产业园、西北纺织城、华秦储能、南水汽配、中药配方颗粒等一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顺利。成功举办了安康名优特色产品走进北京、广东、常州、泉州、南京、西安等10余场次大型系列促销招商活动,共签订特色产品购销合同和项目投资合同107个,总金额161.39亿元。工业园区成为招商引资、开放发展的主阵地,7个省级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入选《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8个省级工业集中区被列入全省50个示范县域工业集中区。全年19个工业集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4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134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68.8%,增长14.9%。全年新建标准化厂房65.8万平方米,创历史新高。新增投资千万元以上入园企业116户,累计入驻企业1881户,吸纳就业8.5万人。
  成绩来之不易,得益于全市上下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省决策部署,大力发扬敢创一流、敢挑重任、敢为人先的安康“创优”精神,凝心聚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得益于全市工信干部职工奋发有为、埋头苦干和市直各部门、全社会关注工业、重视工业、支持工业发展。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所有关心支持工信工作的同志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希望大家在今后工作中一如既往的支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
  “工业稳则经济稳,工业强则经济强”。当前,我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工业经济规模和总量依然偏小、工业大项目少、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信息化程度不高,园区集约化、产业集群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受原料、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缺乏影响,停产半停产企业较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较为突出,工业稳增长压力依然巨大。同时,还要努力积极应对世界贸易摩擦带来的影响。这些矛盾和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做好2019年全市工信工作也面临诸多有利机遇和条件。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推动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将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促进新动能加快发展壮大。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效率,大力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省委大力发展“三个”经济,下力气破除民营经济发展障碍,省政府正在制定2019年工业稳增长促投资确保高质量发展新的政策措施,将进一步加大工信发展支持力度。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发展,坚持“发展为要、生态立市、开放兴市、产业强市”主导思想不会动摇,正在着手制定2019年度工业稳增长促投资政策措施以及系列促进重点产业和行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增加工业产业发展基金和资金额度,继续实施部门包联重点工业企业,全力支持工业经济高质量持续快速发展。
  我们既要正确认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也要把握好发展机遇,总的来说,机遇大于挑战,要增强信心,坚定决心,保持定力,按照中省市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再添措施、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奋发有为,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投资、强服务,力争全市工信工作取得更大成绩。
  二、再接再厉,苦干实干,推动全市工信工作再创新业绩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落实追赶超越目标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信工作,必须认真学习领会中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省市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中省市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抓住战略机遇,坚持底线思维,加强科学预判,为工业稳增长促投资赢得主动。
  2019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全省工信工作会、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市委四届七次全会和即将召开的全市“两会”精神,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践行“六稳”“五个扎实”和“追赶超越、绿色崛起”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和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加快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发展为要、生态立市、开放兴市、产业强市”实施路径,统筹推进稳增长、强基础、补短板、调结构,加快发展绿色循环产业,构建具有安康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确保以高质量发展引领高速度增长,推动安康工业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大体量的方向迈进,推动全市工信工作再上新水平。
  今年,市委、市政府确定全市生产总值增长9%。为确保任务圆满完成,必须全力发挥工业对稳增长的主力军作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具体目标任务,启政同志的工作报告已经作了详细安排,我都同意。在此,我再强调五项重点工作。
  (一)以推动制造业快速发展为抓手,做大做强绿色循环产业。抢抓中省支持发展先进制造业政策机遇,结合我市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优先促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继续打基础、调结构、促升级,形成新的产业发展优势。一是抓产业优化升级。全市六大特色产业要在做大做强上下功夫、求突破。要立足现有资源和产业发展基础,优结构、促转型,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重点抓好富硒食品、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纺织丝绸等生态友好型产业发展,突出抓好包装饮用水产业发展,扩大农特产品加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加快汉江流域水电站建设,着力推进茧丝绸、新型材料产业精深加工。以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通讯等新兴产业为重点,加快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围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装备等行业的应用需求,引进和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创新,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汽车关键零部件加工成套装备等。加快培育新产业,打造新优势,形成新动能,增强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重视“互联网+”、信息技术等在工业领域的运用,深入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提升工业信息化水平,力争创建一批示范型企业。二是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坚持科技创新战略,打造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培育一批新技术企业,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注重品牌建设,按照市场化发展的要求,引导企业发挥主体作用,严格落实产品生产和服务标准。以技术创新为抓手,深入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推动制造业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形成一批支撑力强、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的特色优势企业群体,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三是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坚持环保、安全等标准,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实施绿色制造工程。严格控制高耗能产业发展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确保完成企业节能降耗任务,促进资源型企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坚决遏制违规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
  (二)以工业项目建设为抓手,扩大有效投资促经济总量扩张。从一定意义上讲,今天的项目投入就是明天的工业发展。要把推进工业项目建设作为着力点和突破口,既抓新建项目,又抓技术改造,坚持稳增长与促投资并重、抓生产与推项目并举,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要把项目建设任务逐级落实到人,搞好跟踪服务,做到投产一批,实施一批,招商一批,谋划一批,保持工业项目滚动发展态势。一是抓好项目谋划。市工信局要抓紧做好工业投资项目的策划、储备等前期工作,把工业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作为保障工业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的最有力抓手,作为工信工作的头等大事来安排部署,排出工业项目单子,建立台账,及时跟踪,抓紧抓好抓实。二是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积极主动争取中省政策对我市工业项目的倾斜和资金支持。加快100个市级重点工业项目的组织实施,突出抓好旬阳烟厂技改、西北电子信息基地、康汇通讯、智能终端电子信息产业园、西北纺织服装产业城、中药配方颗粒等重点工业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年内建成投产一批,形成新的产能,以增强工业经济发展的后劲,扩张工业经济总量。对前期项目,要积极创造条件,力争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三是抓好项目招商引资。以“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建设、安常经济协作等为契机,坚持开放发展。充分利用好我市富硒资源和生态优势,加强宣传,制造影响,提升知名度,积极吸引外来投资者。要积极组织开展产品促销与项目招商活动,紧盯国内外知名企业,加强与省内外各地区的交流合作,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要坚持招大引强,引进更多的合作企业来我市共谋发展,同时,鼓励支持本地外出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业,促进一批项目落地实施。
  (三)以工业园区建设为抓手,放大产业集聚发展效应。工业园区是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近年来全市工业经济保持高速度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园区标准化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吸引众多企业入园发展,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各县区、各开发区要高度重视工业园区建设,持续提升园区功能和综合承载能力。一是做好统筹规划。要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特点,不断完善整体规划,突出特色,统筹推进建设。有条件的园区要积极争取创建省级以上高新区或经开区。要围绕富硒食品、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特色产业,着力打造产业集群,推进集群式发展。坚持集约化与规模化并重,着力提升园区持续创新能力、产业生成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经济产出能力,拓展空间容量,突出产业特色,优化体制机制,努力向创新型园区转型,建设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要在路网结构、基础配套、循环化改造、智慧园区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二是加快标准化厂房建设。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标准化厂房200余万平方米,吸引了上千户企业入园发展,为全市工业稳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从目前情况看,全市标准化厂房仍然供不应求。各县区要采取灵活的方式,投入资金加快建设,市工信局要对各县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进行督促监测,掌握进展情况,严格考核评价。三是壮大平台功能。要充分发挥融资平台在园区建设中的投融资主体作用,盘活现有资产,借助市场力量融资,做好土地整理储备,为园区建设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四是加大园区招商引资。围绕园区主导产业,实施产业链招商,支持优质企业、项目入园发展,壮大园区企业规模。五是推进园区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探索工业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建立健全与园区发展相适应的领导体系、管理体系、运行体系、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激发园区内生动力。
  (四)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为抓手,加快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认真落实好企业减税降费政策,从企业融资、用地、涉企中介服务收费等方面为企业减轻负担,降低民营企业经营成本。一是落实金融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争取中省优惠政策,引导担保机构扩大小型微型企业低收费融资担保业务规模,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二是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不断优化企业兼并重组的市场环境。三是加大梯队企业培育。支持民营企业“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积极开展中小企业质量提升帮扶、企业管理提升专项行动,降低中小微企业经营成本。加快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提升服务发展水平。四是提高服务质量。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立项、融资、征地、供电等具体问题。要加大对发展环境的整治力度,坚决制止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现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五是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坚持亲商、重商、安商、护商,进一步营造尊重民营企业家和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推动构建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长效机制,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激情。
  (五)以加快推进两化融合步伐为抓手,促信息化发展水平快速提升。抢抓网络强国建设和“互联网+制造业”发展机遇,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全市信息化水平快速提升。一是积极引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培育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环境下的新兴服务业态,引进一批国内知名IT企业。支持康汇通讯智能手机终端项目和智能家居新产品研发,加快软件服务规上企业培育。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产品的融合应用,带动装备制造、富硒食品、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二是开展企业“两化融合”示范创建活动。积极创建省级以上“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扩大“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范围。鼓励企业借助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实施规模化个性定制、供应链协同、全流程交互平台等生产模式、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要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大力发展以智能制造、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装备制造业,培育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三是积极培育大数据产业。探索建立大数据平台,加快工业电子商务发展,鼓励制造企业发展自营电商平台,推动传统经济转型升级。四是做好信息化惠民服务。继续推进网络提速降费,启动宽带网络“双G双提,同网同速”行动,加快固定宽带千兆应用推广,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小企业精准降费,实现网络惠民。
  在此,我还要强调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关于机构改革的问题。今年机构改革撤消市盐务局机构,部分职能并入市工信局,各县区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请市县区结合实际,切实理顺关系,完善盐业储备调运、质量管理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保障能力和盐业管理水平。二是关于企业自身发展的问题。今天的会议,我们通知了60户重点企业参加,主要目的是让大家近距离了解政府的决策部署,及时掌握方针政策。企业作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体,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力更生,加压奋进,特别要摒弃等、靠、要思想。要多走出去参观学习,多了解大市场,深入解放思想,跳出企业看企业、抓企业,积极参与全省、全国乃至全球市场竞争。要树立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和品牌思维,坚持质量立企、人才兴企、科技强企,不断去除“传统”烙印,逐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全面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要主动加强与市县有关部门的汇报沟通,主动邀请主管部门到企业调研指导,积极争取帮助支持。三是关于当前工作安排的问题。“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季度时间已经过去大半,且春节放假期间大部分企业基本处于停工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业经济的增长。今天会后,各县区、各开发区和市直各有关部门要行动起来,逐企业进行研判指导,强化要素保障,力促企业尽快投入生产,努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三、担当作为,创先争优,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障
  今年,全市工信工作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主题主线,把狠抓落实作为检验责任担当、业务能力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结合“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专题教育,大力发扬敢创一流、敢挑重任、敢为人先的创优精神,切实夯实责任、强化举措,确保全年各项任务圆满完成。(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目标任务。各级各部门要把工业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列为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落实,分管领导咬定目标、久久为功、一抓到底。要加大人、财、物等要素保障力度,确保必要的投入。各县区、各部门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年度目标,尽快细化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强化工作措施,加强协调配合,使任务到县区、到部门、到企业、到项目。
  (二)强化运行监测调度,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市工信局、市统计局等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调度分析。各相关部门要用好用活各项优惠政策,协同做好融资、土地、环保、项目审批等要素保障工作。各县区、各开发区要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加大对重点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稳定生产、提质增效。要帮助企业拓宽销售渠道,提高营销水平,扩大销售份额,降低库存。工信与统计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衔接,密切关注停产半停产工业企业情况,督促指导停产企业加强整改,尽快复工复产。同时,要高度重视工业企业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落实责任、不踩红线。坚持发展和保护并重,不断提升安全生产和环保水平,推动工业企业实现绿色、环保、高效、可持续发展。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民营企业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不折不扣落实“六条”支持措施,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市发改、财政、公安、行政审批、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要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切实为工业经济发展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三)加强部门包联包抓,严格督查考核评价。实践证明,实施重点工业企业(项目)包联制度,是助推我市工业经济发展行之有效的举措。去年以来,全市各工业企业(项目)包联单位积极主动作为,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为促进全市工业稳增长促投资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做好新一年工作,市政府制定印发了《2019年全市包联重点工业企业(项目)工作实施方案》,请各包抓单位结合目标任务和工作实际,继续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力争取得更大成绩。要加强县区和部门目标责任考核,突出工业经济发展的考核权重,提高目标责任考核的针对性、导向性和实效性。市考核办、市政府督查室、市工信局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经济指标和重点工业项目,跟踪开展督促检查,及时反馈督查结果。对行动迟缓、措施不力、工作滞后的县区和部门单位要及时通报、跟踪问效,确保年度各项目标任务不折不扣的完成。
  (四)大兴学习调研之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目标任务明确后,干部是决定性因素。全市工信系统要继续发扬优良作风,在追赶超越的艰苦实践中培养锻炼干部,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首先要加强培训学习。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总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如果不加强学习,及时掌握新理念、新知识,是无法承担重任的。全市工信系统要大兴学习之风、大兴调研之风,既要加强政治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学习,还要加强经济、法律等知识的学习。要加强培训和交流学习,创造机会让工信系统的领导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参观学习,通过学习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升本领。要加大调查研究,清晰掌握每一个企业的发展现状,做到因企施策、精准施策。其次要加强班子建设。要继续保持民主团结、和衷共济的良好局面,积极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要抓班子、带队伍,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无穷动力。同时,要建立关爱激励机制,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充分利用“三项机制”,关心干部成长,真正把政治素质硬、业务能力强的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为全市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人才支撑。
  (五)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要坚持党建引领,抓党建促发展,把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做到两手抓、两手硬。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执行中省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要加强党的建设,扎实开展先进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创优树模,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使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廉政意识,自觉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氛围。
  同志们,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事关脱贫攻坚、追赶超越和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希望各级各有关方面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力促信息化建设取得新成绩,为加快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作出新的贡献。


公文PDF原件:安政通报第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