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位置: 安康市档案局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 > 正文内容

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康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8-19 10:43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安康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8月17日
安康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绿色循环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部署和相关要求,加快培育新动能,促进全市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11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17〕88号)和《陕西省中药产业链发展推进方案》(陕工信发〔2018〕159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意义
  生物医药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和新经济增长点,近年来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明确提出“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等一系列宏观政策文件。省委、省政府把生物医药产业列入《<中国制造2025>陕西实施意见》14个重点产业之一,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把生物医药确定为培育新动能重要支撑点之一。当前,我市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初级阶段,中药资源丰富,产业具有一定基础。特别是《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我市要加快建设“特色生物资源加工基地”。总之,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发展,既是贯彻落实中省有关政策要求的具体行动,也是发展资源优势,加快构建绿色循环产业体系的必然选择,更是加快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的关键支撑。
  二、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振兴发展中医药的新要求,全面贯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和省委“五新战略”部署,以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积极引进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加快推进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EP(中药提取规范)等标准化认证,着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以绞股蓝、黄连、葛根等特色种植基地建设为抓手,提升成药生产,转型黄姜皂素,做精植物提取,壮大中药饮片,培育健康产业,打造特色明显、优势突出、配套完善、布局合理的现代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推动全市生物医药产业智能化、服务化、生态化、现代化,为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提供产业支撑。
  到2020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创新药物生物制品和重大药物产业化取得突破,绿色安全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年均增长12%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其中规模医药工业产值100亿元以上。形成产业链完善、规模效应明显、核心竞争力较强的支柱产业。
到2025年,将安康北医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安康普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为年产值过10亿元的全国知名企业。建成产值过5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园1个,培育过10亿元生物医药企业2户,过5亿元生物医药企业5户,过亿元生物医药和中药保健食品企业20户。
  三、重点任务
  (一)实施药源基地建设工程
  1.推进优质大宗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立足特色中药材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规划指导。结合精准脱贫工程,以现有的种植量大、经济效益好的绞股蓝、黄姜、杜仲、黄连等道地药材作为重点品种发展,加快推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中药材有机认证工作。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合作方式,推进GAP规范化种植、产业化经营,力争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养殖产量年均增10-15%,把我市打造成为西北乃至全国重要的中药材原料生产基地?(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质监局牵头,各县区政府负责)
  2.加强濒危药用动植物资源抚育保护。加大对市场需求量大的猪苓、白芨、独活、林麝、三白(白术、白芍、白芷)等名贵中药材和麝香、重楼、白芨、石斛、华细辛等濒危野生中药资源人工抚育、种质资源繁育优化力度,推广使用优良品种,加速实现中药材生产良种化,从源头上保证优质中药材原料供应。(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各县区政府负责)
  3.推进中药材生产科技创新。依托北医大、普欣药业、振兴集团、长寿医药等企业,联合中国药科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安康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重点攻关研究绞股蓝、杜仲、白芨、葛根、猪苓等重点品种中药材生长发育特性、药效成分形成规律等,形成理论体系和技术支撑。加快“绞股蓝四倍体新品种选育与应用”等一批中药材生产领域省市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进《无公害绞股蓝标准综合体》《黄连标准综合体》《玄参标准综合体》等省市地方标准的实施应用。开发中药材绿色安全生产技术,攻关病、虫、草害防控技术,开展趁鲜切制和精深加工,推广绿色肥料、农药应用和硫磺熏蒸替代工艺,提升中药材生产质量规范化水平,确保“药材好、药才好”。(市科技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负责)
二)实施原料药转型升级工程
  4.加快整合黄姜皂素。以黄姜皂素行业污染专项治理为契机,采取吸引外部资本或引进大企业集团对现有皂素企业进行整合重组。加快黄姜皂素清洁生产工艺及综合利用生产技术研究,促进现有企业加快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并向下游双烯醇酮、沃式氧化物、地塞米松等逐级延伸,延长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力争2020年皂素产能达到1500吨,产值突破25亿元。(市工信局牵头,市环保局配合,各县区政府负责)
  5.转型升级植物提取。鼓励植物提取企业积极实施GEP认证和GAP认证,坚持标准化、集约化和清洁化发展,推广使用超临界萃取、分子蒸馏、超微粉碎、大孔树脂吸附、生物色谱等现代分离纯化技术等先进生产工艺。指导企业根据利用淫羊藿、葛根、颠茄、绞股蓝、杜仲、桑叶、丹参等优势特色提取品种开发挥发油、油脂、浸膏、流浸膏、干浸膏等提取物,并向生物农药、饲料等产业链下游延伸,抢占市场份额。(市工信局牵头,有关县区政府负责)
  (三)实施成药及医药器械产业提升工程
  6.大力发展现代中药。紧紧抓住国内外崇尚“天然药物”潮流和中药饮片价格加成契机,充分利用秦巴山区丰富的道地药材资源,加快推进安康普欣、北医大中药配方颗粒剂项目产业化步伐。大力开展中药饮片炮制以及中药提取、分离、浓缩、干燥、制剂、辅料生产技术集成创新研究,提高中成药、中药饮片(包括配方颗粒)、中药新药等的质量控制水平。加快柴芍和胃颗粒、股蓝泼尼松片等进入Ⅲ期等创新药物临床研究和绞股蓝总甙胶囊增加剂量审批步伐,做大做强乳康片、绞股蓝总甙等一批现代中药大品种,培育剂型先进、质量稳定可控的现代中药产业。力争2020年中药饮片(含颗粒剂)和中成药实现产值20亿元以上。(市食药监局、市工信局牵头,有关县区政府负责)
  7.巩固提升化学药物。加快旬阳广誉远医药物流园、北医大制药二期技改项目建设进度,鼓励正大制药实施参股、控股或技术合作。抓住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契机,大力推进仿制药制剂品种研发。开发一批冻干粉针、生物制剂、片剂、口服液、注射剂等产品,重点发展抗癌新药、抗生素及原料药、抗病毒药、降血脂降压药、消化药等。力争2020年年产口服制剂40亿片(颗、包),实现产值8亿元以上。(市食药监局、市科技局牵头,有关县区政府负责)
  8.加快建设中医药物流市场。以商务部制定的《全国中药材
物流基地规划建设指引》为指导,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化的方式,鼓励药品生产经营流通领域的龙头企业依托中药材主产区,加快建设规模化中药材仓储设施。完善流通追溯体系和物流服务功能,建设布局标准化、社会化的中药材仓储物流基地及辐射秦巴毗邻地区的集约高效的中药材仓储配送和应急储备体系。(市商务局牵头,有关县区政府负责)。
  9.培育壮大医疗器械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引进数字化诊疗设备、组织修复与可再生材料、人工器官与生命支持设备、健康监测装备和试剂、高值医用耗材以及移动医疗新产品项目和生物3D打印等新技术产业化应用项目,鼓励发展药械产品、新型中医诊疗等产品和系统,以及数字医疗、远程医疗、移动医疗等新型智能健康产品。支持中兴集团在安康投资建设智慧医院和医疗大数据平台,加快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和拳头品种,发展壮大我市医疗器械产业。(市招商局、市食药监局牵头,市工信局、市卫计局、各县区政府负责)
  (四)实施大健康产业培育工程
  10.完善中医药医疗养老保健机构建设。坚持公立中医医院的公益性质,推进医疗联合体和标准化中医院建设,将市中医医院打造成为专科专病基地、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及区域中医药诊疗中心。降低中医门诊开办门槛,落实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与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同等待遇政策。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利用秦巴山区中药资源和自然资源,鼓励中医医疗机构、中医医师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提供保健咨询和调理等技术支持,大力引进社会资本,培育一批特色突出、服务规范、技术成熟、信誉良好的医疗保健机构。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加快推进市、县区示范性老年公寓,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力度。打造“食养”“药养”“水养”“文养”特色保健养老品牌,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生态健康养老产业园区、高等级生态旅游景区、生态健康养老基地和养老乡村,努力把安康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生态健康养老胜地。(市卫计局、市民政局牵头,各县区政府负责)
  11.开发大健康食药品。推广“治未病”理念,鼓励企业研发推广针对不同人群细分市场,开发一批有抗氧化、辅助改善记忆、辅助降血压、血脂、血糖等功能的药食两用大健康保健食品。重点发展绞股蓝保健茶饮、白芨护肤品、拐枣功能饮品、葛根养生糊、鹿茸酒、木瓜系列保健品及化妆品、五味子功能饮料、双黄连牙膏、玄参饮品、玄参猪肝明目膳等特殊膳食类食品和具有美容、保健功效中药功能型化妆品。依托我市优势特色产业,开发低度中药保健白酒,加快发展药、酒、果、茶、食等相关联的中医药衍生品开发。(市工信局牵头,市科技局、市食药监局配合,各县区政府负责)
  12.培育发展大健康信息产业。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体系建设,消除数据壁垒,建立跨部门跨领域密切配合、统一归口的健康医疗数据共享机制,实现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管理等应用信息系统数据采集、集成共享和业务协同。积极发展会诊、影像诊断等远程医学服务。支持医疗卫生服务系统、健康管理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发展智慧健康服务、远程健康服务、个性健康服务等新型健康服务业态。培育一批创新型健康信息化企业,支持开发移动终端、穿戴式植入式智能终端设备等增值服务产品,培育健康信息应用新业态。(市卫计局牵头,市工信局、市食药监局配合,各县区政府负责)
  13.推动大健康旅游产业发展。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充分利用秦巴道地药材基地、自然资源、中药材生产企业和道教、禅宗等特色资源,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开发集医疗康复、养生保健、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项目。推广发展药浴、按摩保健、调理保健、慢病预防、针灸推拿等保健健康养生旅游体验服务,开发一批中药材、养生保健等旅游产品。(市旅发委、市卫计局牵头,市发改委配合,各县区政府负责)
  14.鼓励中医药传承和文化传播。开展地方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秦巴道地中药材药性机理和历代名家经典名方研究,挖掘整理民间中医特色诊疗、传统中药技术,遴选确定一批中医药学术传承项目和传承人,开展相关传承活动。支持对中医药古籍文献、著名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以及民间中医药技术方法的整理、研究和利用,鼓励组织和个人捐献有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价值的中医药文献、秘方、验方、诊疗方法和技术,加强中医药老字号保护。(市卫计局、市文广局牵头负责)。
  四、保障措施
  15.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和实行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完善部门协调联系机制,加强沟通衔接,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安康市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发展专家库,围绕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和论证,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市工信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各县区政府负责)
  16.加大政策扶持。充分发挥省市产业发展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引导、中小企业发展、工业技改等专项资金的支持引导作用,认真落实市政府出台的工业稳增长促投资政策措施和支持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措施,采取股权投资、以奖代补、贷款贴息、信用担保、风险补贴等方式,加大对中医药企业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研发创新支持力度。对在国内首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本市产国家基药品种,从市级产业发展基金中给予不超过50万元的资金支持;对通过中药提取物生产备案的企业,在项目资金申报中优先给予扶持;对中医药企业取得国家三类以上(含三类)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并落户本地生产的新药和医疗器械注册、生产,视证书类别给予10-100万的一次性奖补;加大产品推广应用,积极支持市内生物医药新产品纳入省市医保、基本药物目录并参与省市集中招标采购,鼓励市县医院在同等情况下优先采购地产中药饮片、中成药、医疗器械等产品,对单品种年销售额首次突破1亿元的企业,根据销售情况适当给予超销售奖励;对于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产品、省名牌产品的医药企业,分别给予5-10万元奖补。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和西部大开发所得税优惠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开发适合我市中医药企业的金融产品,引导各类投资基金支持中医药企业发展。推动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在新四板、主板挂牌上市融资并按照《安康市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奖励实施细则》有关规定给予奖补。优先支持中医药重点企业和项目的用地需求和水、电、路、讯要素保障,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县域内金融、物流、信息、担保等服务体系建设。(市工信局、市财政局牵头,市农业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金融办配合)
  17.扩大项目投资。抢抓津陕、苏陕扶贫协作机遇,坚持招大引强,积极与中国药科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中国泰州医药城、河南羚锐制药、天津药业集团、扬子制药、广誉远制药等开展战略合作,引进一批能带动我市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的重大项目。认真落实兑现中省市各项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等扶持奖励政策,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和投产运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策划一批高质量的生物医药产业项目,积极引导社会各级各类相关投资基金投向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发展重点潜力项目,筑牢产业发展基础,提升产业竞争力。(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市招商局牵头)
  18.推进科技创新。聚焦中省战略和产业需求,坚持“仿创结合、以创为主”的发展策略,前瞻谋划一批生物医药重大科研成果产业化项目,积极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服务体系。加强院地合作、柔性借智引智,鼓励创业创新,加速提升我市生物医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化转化能力。落实已出台的《安康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安康市企业创新工程实施方案》等奖励企业科技创新的有关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加大产品认证保护力度。(市科技局、市财政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工信局配合,各县区政府负责)
  19.加快人才培养。建立健全用人体制和激励机制,深入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开展科技成果收益分配和股权激励等试点工作,培养一支能力较强的中药材资源保护、种植养殖、加工、鉴定技术和信息服务队伍。整合现有教育培养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交流,完善学科配置,扩大培训规模,加大现有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优秀高端人才引进培养力度,不断加强生物医药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市人社局牵头,市教育局、市科技局配合,各县区政府负责)
  20.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放管服”改革步伐,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效率,加强监督管理,严厉打击阻扰、破坏企业生产经营和产业发展的违法行为。密切关注生物医药企业融资需求,清理规范涉企收费,从行政审批、税费、用工、融资、物流等关键环节着手,着力降低企业综合成本。探索实施允许困难中医药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市优化办牵头,各有关部门、各县区政府负责)

  公文PDF原件:安政办发〔2018〕74号.pdf